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有,但是,风险可防可避,因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风险所在与毫无防备。
近年来,中国企业及企业家触碰犯罪红线引爆的事件层出不穷。企业家们作为经济成长的重要助推者,塑造了一个个令人振奋的财富神话,然而纵观一大批优秀企业家,没有败在商业风险的巨浪中,反而倒在了刑事风险的漩涡里,曾站在时代风口长袖善舞的企业家,最终由于种种原因,从事业的巅峰跌落,失去自由。在2014—2018年的五个统计年度中,企业家犯罪案件总计分别为902件、793件、1458件、2319件、2222件,与之相对应的涉案企业家人数分别为1099人、921人、1827人、2292人、2773人,整体呈上升趋势,触犯频次最高的五大罪名依次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494次,19.71%)、职务侵占罪(744次,9.82%)、合同诈骗罪(520次,6.86%)以及单位行贿罪(488次,6.44%),占五年来民营企业家犯罪频次总数的50%以上。与之对应的是,国有企业家触犯频次最高的前五个罪名分别为:受贿罪(481次,35.01%)、贪污罪(338次,24.60%)、挪用公款罪(146次,10.63%)、私分国有资产罪(67次,4.88%)和职务侵占罪(48次,3.49%),占五年来国有企业家犯罪触犯频次总数的70%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涉罪的整体占比达到66.38%,国企主要负责人涉罪比为59.98%,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则更是高达79.6%。
究其犯罪的原因,风险防控意识严重不足与风险内控机制缺失是企业家刑事风险容易高发的内生性原因,缺乏风控意识和风险防控机制,自然就无法发现风险所在,也无法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一旦风险发生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企业是毁灭性的打击,对企业家而言轻则失去自由,重则失去生命,在被看守所拘留的日子里,除了办案单位之外,你唯一能见的人就是律师。届时或许会感叹,早知这样,应该早请律师完善风险内控机制。
2021年3月19日下午14:30,我所主任张晓军律师(庭立方刑事风控高级讲师),以触目惊心的数据,从企业常见的刑事法律风险讲起,针对企业和企业家常见的犯罪类型、发生原因、如何有效躲避风险、应对措施、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等不同方面,结合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述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和应对策略,避免触碰法律的“高压线”。一组组数据、一件件案例、一幅幅画面,展示出风险来临前的意气风发,来临时的惊慌失措,接受审判时的悔恨落泪。
刑事风险防控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最重要、最紧迫的风险防控,它事关企业和企业家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尤其在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和注重高质量发展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不再仅仅是产品与服务质量的竞争,更有主动合规能力的竞争。
我所自入驻庭立方以来,将刑事风险防控业务作为一个拳头产品推出,旨在为顾问单位以及广大企业家提供优质高效的风险防控服务,想企业家之所想,急企业家之所急,为企业家保驾护航!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2019年4月20日发布的《企业家刑事风险分析报告2014—2018》和《企业家腐败犯罪报告2014—2018》,出自张远煌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院长,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主任《企业家犯罪的基本态势、主要成因与对策思考》。
中共党员,甘肃西润律师事务所主任。
2012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并创建甘肃西润律师事务所,为创始合伙人。
2019年被评选为“兰州市十佳律师”。
2019年被甘肃政法大学遴选为硕士生实务导师。
2020年被西北师范大学聘为西北师范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指导教师。
2020年被甘肃省律师协会评为“公司法、刑事专业律师”。
2020年被甘肃省律师协会授予“全省优秀公益律师”称号。
现担任兰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政府、甘肃陇投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亚行贷款兰州城市交通项目办公室、兰州矿场机械有限公司、兰州鲁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甘肃彭大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致力于为每一位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