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审理情况
注:此类案件主要包括抚养扶养关系纠纷、抚育费纠纷、监护权纠纷、探视子女权纠纷等民事案件和拐卖儿童、猥亵儿童、嫖宿幼女、组织儿童乞讨、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传播淫秽物品等刑事案件。
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2013至2017年间,涉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呈总体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10.46%。
2013年-2017年,全国法院共依法审理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49万件,抚养扶养关系纠纷、抚育费纠纷、监护权纠纷、探视子女权纠纷等民事案件占比达94.54%。
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民事案件持续上升,年均增长率达10.89%,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影响日益显著。
2013年至2017年,全国法院共审理拐卖儿童、猥亵儿童、嫖宿幼女、组织儿童乞讨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刑事案件18860件,惩处罪犯19248人。上升势头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遏制。
2013年-2017年间,全国法院依法审理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传播淫秽物品罪8207件,惩处罪犯8680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空间毒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刑事案件显著增长,值得关注。
二、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其预防
2009年-2017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下降趋势。其中,近五年犯罪人数下降幅度较大,平均降幅超过12%,2016年降幅更是达到18.47%。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未成年人最容易犯盗窃罪、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重点领域。
2017年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人涉盗窃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的案件占比较之2016年有所下降,但未成年人涉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案件占比较之2016年有所上升,值得关注。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犯罪案件中,被告人以初中生为主,占比68.08%,成为未成年人犯罪高发群体。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犯罪案件中,被告人年龄集中在16周岁和17周岁。其中,17周岁未成年人涉案最多,占比五成以上;16周岁未成年人涉案位居第二,占比1/3以上,是犯罪预防的主要年龄段。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犯罪案件中,盗窃罪在16-17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罪名中排名第一,学校、家庭要特别加强对此年龄段未成年人金钱观、法治观的教育。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犯罪案件中,14至15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罪名主要为抢劫罪,此年龄段未成年人高发不正常的金钱观及不择手段、暴力劫取财务的现象值得家长、学校高度关注。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犯罪案件中,外来未成年人犯罪比占较高的省份分别为浙江、上海和北京。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犯罪案件中,男性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比达到93.44%。
农村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发案率超八成,占比过高。
流动、离异等家庭的未成年人犯罪排名靠前。
网吧成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高发场所。
深夜和凌晨为未成年人犯罪高发时间,此时间段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节点。